分享出海重要消息+政策+投放技术。

业务合作(代投+素材拍摄)加微信 narkuh

关于我们:北京盈量科技是出海广告投放公司,擅长短剧,金融(小贷),社交,AI等领域投放,团队近200人,自研发自动投放工具+W2A免开发方案(代投免费使用,针对短剧深度优化),欢迎合作咨询


AI生产力工具(如 AI 写代码、写论文、做音乐、做视频等),或者其他类型生产力工具在推广时普遍面临 转化率低 的困境。原因主要是:

  • 需求人群小且精准度要求高:这类产品并非大众高频需求,用户规模有限。
  • 产品形态劣势:多数工具在 PC 端使用为主,流量主要来自搜索;移动端网页转化不方便,APP 化体验也未必顺畅。
  • 转化链路长:PC 网站投流的注册 → 试用 → 使用 → 付费流程环节多,任何中断都可能导致流失。
  • 广告学习困难:因人群小+付费率低,注册后付费转化率往往仅 2–5%,导致广告投放难以进入稳定学习期。

转化率低的原因拆解

1,人群问题,目标人群小,广告覆盖精准度差,投放容易浪费。

2,产品形态问题,PC 产品靠搜索流量,天花板低,移动端流量虽大,但转化体验差,用户链路不顺畅。

3,投流链路问题 ,用户从点击广告到最终付费,流程过长,留存不足。

4,付费模式问题,定价过高或只有订阅制,不符合部分低频用户(如一次性生成论文)的需求。

优化方向

1. 落地页优化:缩短路径,分人群定制

  • 核心原则:减少流程直接呈现价值 + 注册/试用入口(当前投流大家一般都到首页,过于复杂)。
  • 针对不同来源定制落地页,比如:
  • 品牌词搜索:可保持完整介绍 + 定价。

  • 竞品词:重点展示功能和价格对比(来自竞品的人更关注价格,优势)。

  • 泛流量(如 PMax、YouTube 前贴片):直接丢进产品体验界面,用户注册后马上可用(小白用户,需要先科普,再诱导注册,领取福利)。


2. 先使用,后付费

先让用户体验核心功能,通过注册送积分/功能限额,让用户先“用起来”。在关键节点触发付费面板,比如:AI 编程 → 编译环节付费。AI 文档 → 查看可行,但下载需付费。核心是让用户因为不想放弃已有成果而更可能付费。

3. 免费试用 + 绑卡

通过 3–7 天免费试用降低心理门槛,但是必须要绑卡。先让用户形成使用习惯,再等到期后自动续费,借助产品本身的留存能力完成转化。不过注意区分场景:

  • 高频使用工具 → 免费试用有效。
  • 低频工具 → 反而可能稀释本来要直接付费的人群。

4. 付费设计:低价破冰 + 灵活档位,满足不同需求用户(最大化产生付费转化,积累广告转化)。

  • 一次性付费:针对低频用户(例如仅需一次性下载论文),提供 $0.5–$1 的单次付费破冰选项,收集用户卡信息,方便后续再营销投放。
  • 订阅分层:周卡(低风险验证) → 月卡 → 季卡/年卡,逐级提升。
  • 面板设计:清晰展示不同档位价值,突出低价入门 + 高性价比升级。

投放与回收策略

1,行为目标分层前期:先以“注册”为主要广告目标,降低学习难度。后期:再通过再营销推动试用用户、注册用户转化为付费,也可以再通过EDM之类召回用户,后期付费用户积累起来后可以再跑付费也更容易一些。

2,再营销结合礼包设计,对弃单用户投递优惠券,或者对试用期即将到期的用户推送“续订礼包”或“限时折扣”。

3,通过小额付费加速广告学习,即便是低价破冰,能快速收集更多真实付费行为 → 广告系统才能更快锁定精准人群。

生产力工具类型,更多是在品牌,PR,社媒,分销,SEO等环节推广,投流主要集中在SEM,少数优秀产品也会跑YouTube前贴等,整体推广难度比面向C端的APP产品难度更大,细节更多,没那么多骚操作,先前研究接触的比较少,最近开始逐步接触,也许等我研究明白也就没这么难了。


微信不答疑,如需资讯出海疑难杂症请扫码加星球后提问。
知识星球优先发布更多出海业务交流,部分内容仅在知识星球发布,139元/年,3天内可退款。


点赞(13)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服务号

订阅号

备注【拉群】

商务洽谈

微信联系站长

发表
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