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生活的最大痛点是什么?
美国的衣服都太丑了。
其实不仅中国年轻人这么想,法国老太太看到我这么说也会点个赞。
一个很反直觉的现实是:
作为第一资本主义强国的美国,几乎没有原生奢侈品牌。
甚至是像风格稍微先锋一点的买手店,其实也就是在纽约和洛杉矶这种大城市能勉强维持。
我这可不是在黑美国。
永远不会撒谎的消费市场也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
美国市场销售额最高的几大服装品牌分别为:耐克,里维斯,阿迪,安德玛和Lululemon。
且不说这里面运动品牌占了绝对优势吧,唯一的独苗里维斯的品牌形象也是走休闲实用风。
美国人朴实的形象一下子跃然纸上。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风格土的像淘宝货的Shein能够在美国大杀四方了。
美国人,是真的没吃过好的。
当然,大家可千万别误会我的意思。
我不是让大家去美国搞什么时尚品牌。
相反,我是想要提醒大家:美国人,配不上潮牌。
这么跟大家说吧,单从我个人关系网中,唯二能在美国赚大钱的服装卖家:一个是卖白T恤的,一个是卖瑜伽裤的。
并且这俩大哥都有过想做时尚品牌的梦想。最终也是被现实毒打,然后退回了自己的舒适区。
不过,虽然走消费品路线的潮牌在美国玩不转。
但是我们还有一个好消息:经济下行,“无用之用”的产品会在各个领域疯狂渗透。
就像现在的人买玩具不是为了玩,未来的人买衣服可能也不是为了穿。
如果你确实没啥供应链资源,跟同胞卷产品力你可能死的更快,把服装做成文化产品其实反倒是个很好的选择。
不管是波西米亚,还是拉美刺绣,其实已经有不少的民族服饰在各自的细分领域赚到了大钱了。
坚持不进入主流市场的战略背后,高毛利+核心人群高复购,正是这些小而美公司的财富密码。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未来的中国品牌出海,可能真正重要的不是出海,而是中国。
不倾销,用外国叙事讲中国人的故事。
那样的出海,才是这个时代属于中国人的超级掘金之路。
出海项目陪跑/海外渠道拓展
欢迎有需求的老板+V: yztfc123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DLZ123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版权为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

网站运营至今,离不开小伙伴们的支持。 为了给小伙伴们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和资源的对接,特地开通了独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运营大神,不时会分享一些运营技巧,更有一些资源收藏爱好者不时分享一些优质的学习资料。
现在可以扫码进群,备注【加群】。 ( 群完全免费,不广告不卖课!)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