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前段时间因为小米汽车让这个品牌的发展又推向一个顶峰,但后也因小米汽车让这个品牌“沉寂”一段时间,但国内的消停并没有影响到小米的海外事业,反而更加蒸蒸日上。 就在前几天小米集团合伙人兼手机部总裁卢伟冰在微博上晒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根据全球技术市场分析公司Canalys的最新数据,今年二季度,小米手机成功超越苹果,成为欧洲市场份额排名第二的厂商。 卢伟冰微博晒小米成绩 这样的成绩,不只是销量的数字跃迁,更是战略重心的转移信号——小米正在从“规模扩张”转向“高端突围”,试图在全球最挑剔的消费市场之一,重塑自己的品牌定位。 01 进军高端市场 小米的高端化尝试并非始于今日。早在2020年,小米便开始在海外推出高端旗舰机型,从小米10系列到如今的小米15 Ultra,四年间不断迭代,在设计、影像、工艺和体验上加大投入。其中,小米14 Ultra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这款机型首次实现全球同步发售,欧洲首销销量较前代提升三倍,同期的小米14销量同比增长六倍。这一成绩让小米看到,高端产品不仅有市场,还能在竞争激烈的欧洲实现规模化放量。 小米15 Ultra 到了今年,小米15 Ultra更是将定价直接抬高至比苹果iPhone 16 Pro Max还贵20欧元。 发布会上,小米集团合伙人兼手机部总裁卢伟冰直言:“推动我们在高端市场的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然而,数据也显示,高端化的道路注定比销量增长更为艰难。尽管小米以2220万部的出货量稳居全球前三,但全球高端智能手机的增长几乎全部被苹果和三星瓜分。高端市场考验的,从来不只是硬件性能,更是品牌心智的长期塑造。 小米15 Ultra发布会定价 如果说高端化的第一步是产品升级,那么第二步就是市场与渠道的深度布局。小米显然意识到,高端品牌必须被“看得见、摸得着”,因此在欧洲和亚洲的核心城市加快了线下渠道建设。 今年三月,小米在日本开设首批“小米之家”,计划在东京核心商圈落地五到十家门店;六月,小米在首尔开设韩国首店,选址汝矣岛IFC购物中心,并计划扩展至全国主要城市。这些门店不仅是销售渠道,更是品牌体验和形象传播的阵地。从以线上为主到线上线下并重,小米正在构建覆盖全消费场景的零售网络,让高端产品有足够的体验触点去打动用户。 02 生态链托举 除了市场和渠道,小米还依托“人—车—家”互联生态来构建差异化优势。它不仅仅是一个硬件出口商,而是希望通过智能手机、智能家居、电动车等互联产品,把用户留在一个统一的系统里。这种跨品类的生态能力,是其他高端手机厂商难以完全复制的。 小米的智能家电系列 小米在欧洲的高端化尝试,并非孤立行动。它在新兴市场的稳固份额为这一战略提供了底气:在东南亚,市占率17%,排名第三且唯一正增长;在拉美,市占率17%,排名第二;在中东与非洲,市占率分别为14%与13%,均排名第三。这种多区域、多层次的市场结构,让小米在推进高端化时,不必担心短期利润波动影响整体稳定性。 反超苹果,是小米在欧洲市场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更像是一声发令枪——高端化的长跑才刚刚开始。在这个赛道上,没有风口可借,只有时间的沉淀与持续的投入。产品要持续领先,品牌故事要被反复讲述,线下体验要不断丰富,而生态体系则需要不断拓展和优化。对小米而言,这是一次从中国品牌向全球科技引领者的蜕变;对行业而言,这或许是一条可借鉴的路径——先用规模打下基础,再用高端化实现突破,最终在全球高价值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雷军曾说,“风口过去,能留下的才是真正的实力”。雷军曾说,“风口过去,能留下的才是真正的实力”。在欧洲,小米已经证明了自己能飞得起来,接下来,要看它能否稳稳落地,并在更高的舞台上长期翱翔。 出海大百科 独立站案例 服装鞋袜:HappySocks Sheertex Shopify指南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DLZ123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版权为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

网站运营至今,离不开小伙伴们的支持。 为了给小伙伴们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和资源的对接,特地开通了独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运营大神,不时会分享一些运营技巧,更有一些资源收藏爱好者不时分享一些优质的学习资料。
现在可以扫码进群,备注【加群】。 ( 群完全免费,不广告不卖课!)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