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出海重要消息+政策+投放技术。

公众号回复“微信群”,进行业群(无广告)。


有这个想法主要是源于3次数据变动:
1,做小贷的朋友,在通过MMP回传给Google数据的时候,多回传了一些虚拟的价值回去,但是下探人群增加的是新增的打点,并未把这个点和价值用于广告投放,结果在回传数据后,原本正常投放的广告(授信目标),整体效果出现非常大波动,扫到的人群结构变化比较大,导致通过率猛掉。
2,某超级大dau产品,由于量级巨大,考虑MMP成本问题,所以减少了一部分觉得不必要的行为统计,并且移除了这部分行为给Google的回传。但是再移除这些行为统计后,哪怕这些行为只是回传给Google,并未用于广告投放,firebase回传的行为也都还在,但是也出现了在移除行为回传后,整体Google的量级来了一次较大的波动,由于量级巨大,观察到的Google衰减非常明显。
3,还是小贷产品,同样是增加了一个不用于投放,仅用于分析的行为,通过三方回传Google转化未作为投放转化目标。在回传的很短时间后出现了比较大的覆盖人群变化,导致整体小贷风控通过率下滑严重,在多次排查无果后,最终回溯到是追加打点后数据发生变化,去掉打点后,没过多久通过率回到正常水平,人群结构重新稳定。
上面三次,其中有2次是我直接有参与过的项目,也直接观察到了数据的变化,按照我的理解,和文档的观察,似乎有点不合理。
印象中也只有这个地方分一个主要和次要,为了严谨一些,观察到这次被删掉的一些行为都也是放在次要的位置,理论上应该不影响广告学习。

既然设置的是 Firebase事件作为转化目标(如首次打开、注册、付费等),那么Google广告优化和受众学习主要依赖的是Firebase的数据。Appsflyer 回传的事件虽然也发送给Google Ads,但这些数据一般不会被用于“投放学习”,除非你明确将这些事件设为广告转化事件,并开启事件归因同步。

那为何会存在这些改动对广告学习的结果,人群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难道存在一些文档之外的知识?Google会根据这些回传的所有数据,当做广告转化学习的一些参数,类似这次的大dau产品中减少回传后,Google可能意识到可能是流量不合适导致某些行为不达标(实际并未作为转化),从而减少流量?

各位大佬有没有谁了解这块,或者谁也有遇到过类似现象。

万一这个真的有影响,那是否可以考虑尽可能的把事件行为打点做的丰富一些,有价值的事件设置成主要,即便不投放也可能能帮助广告学习?或者至少,不要随便打点回传一些乱七八糟的行为过去影响学习正确目标。


技术咨询+交流,扫码加星球,微信不答疑
业务合作(代投+素材拍摄)加微信 narkuh
北京盈量科技是素材制作+广告投放公司,擅长大媒体投放+真人素材拍摄,在金融,社交,重度游戏,AI,短剧等领域均有丰富经验基础,团队人员近两百人,自研发程序化投放,欢迎咨询合作。




点赞(17)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服务号

订阅号

备注【拉群】

商务洽谈

微信联系站长

发表
评论
立即
投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