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人的文化觉醒
Fly By Jing 的故事,始于创始人高婧对自我身份的追寻。这位出生于成都、在欧洲长大的川妹子,曾用 “Jenny” 这个名字融入西方社会,却始终对家乡的 “苍蝇馆子” 风味念念不忘,而品牌名中的“Fly”正有苍蝇馆子之意。

2018 年,高婧带着青溪贡椒、冷榨菜籽油等四川原料赴美,在硅谷研发出首款四川辣椒脆。这款融合了 18 道手工工序的辣酱,既保留了贡椒 “麻辣回甘” 的精髓,又符合西方无添加剂需求。
随后,她在 Kickstarter 发起众筹,原定目标很快被突破,最终筹得 12 万美元,成为平台食品类募资冠军 —— 这不仅是对味道的认可,更是对 “高端中餐调味品” 概念的买单。

用 “小而美” 撬动主流市场
不同于工业化生产的调味品,Fly By Jing 坚持小批量手工制作,每罐辣椒脆包含 2000 颗手工筛选的辣椒,生产成本比普通辣酱高 40%。但这种对品质的执着,反而让它跳出 “中餐廉价” 的刻板印象,顺利进入 Whole Foods、Target 等高端商超,而非传统 “亚洲食品区”。

渠道策略上,品牌采用 “DTC 模式 + 全渠道渗透” 的组合拳。
独立站通过视频讲述“贡椒种植海拔”“菜籽油冷榨工艺”等故事,月访问量达 16 万;

线下更与 Shake Shack 等餐饮品牌推出限定菜单,让辣酱从 “炒菜调料” 变成披萨、冰淇淋的百搭搭档。

从《纽约时报》到爆火社媒
2020 年疫情成为意外转折点。居家烹饪潮中,《纽约时报》美食评论家 Sam Sifton将Fly By Jing称为 “隔离期厨房救星”,报道发布一周内,品牌销售额直接超过前一年总和。
但供应链危机接踵而至:工厂设备故障导致无法自动包装。于是,高婧带着团队手工灌装 3 万瓶辣酱,每一颗辣椒的颗粒感都要精准把控。
这场 “手工战役” 意外收获了消费者的共情 —— 许多人在感谢信中写道:“疫情期间,这罐辣酱是家人餐桌上的温暖”。
而社交媒体的助力更让品牌破圈。
根据Nox聚星的数据显示,Fly By Jing酷爱与TikTok网红合作,而这些网红发布的带货视频为品牌创造了近七千万的曝光!

同时,Fly By Jing偏爱与食品、娱乐及生活方式类等小微网红合作。

其与头部大网红的合作也很值得一提,比如和@janemukbangs、@Cookin With Megg等粉丝超百万的网红合作,Fly By Jing把合作内容全部落在“早餐”或“快速料理”场景:煎蛋、寿司 bake、外卖 mukbang。
这些场景天然具备“重复消费”属性,把辣酱从“偶尔调味”变成“每日刚需”,极大提高了消费者的复购心智。



关于Nox聚星

更多海外网红营销知识:
Nox聚星《2025食品饮料行业全球网红营销趋势》:北美优势显著、TikTok带货狂飙、垂类KOL+小吃饮料成流量王炸
Nox聚星《2024-2025海外网红营销生态报告》:10大趋势、10+品牌案例、全球网红排行···业内必看(内附完整版链接)
新手必看!YouTube、TikTok、Instagram三大平台挂购物链接/小黄车方法!
海外网红跑单、失联违约解决办法(后附Nox聚星海外网红黑名单)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DLZ123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版权为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

网站运营至今,离不开小伙伴们的支持。 为了给小伙伴们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和资源的对接,特地开通了独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运营大神,不时会分享一些运营技巧,更有一些资源收藏爱好者不时分享一些优质的学习资料。
现在可以扫码进群,备注【加群】。 ( 群完全免费,不广告不卖课!)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